西海固里的严师慈母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10-24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■本报记者 陈晓东

  翻阅全国模范教师、宁夏师范学院教授刘立红的履历表,我们会看到籍贯一栏填写的是湖南新化,而在个人简历里出现更多的却是“宁夏”这两个字。湖南的清山秀水虽在刘立红的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,而真正在她的人生履历里鲜活跳跃的,却是宁夏南部山区——西海固的山川和草木。

  “学习教会我教书育人的本领”

  1973年高中毕业后,刘立红作为知识青年到宁夏劳动锻炼。1975年,她到海原县回民中学任教,成为一名平凡而光荣的人民教师。在海原回民中学的三尺讲台上,她一站就是10多年。

  怀着对知识的向往,1985年,刘立红考入宁夏固原师专化学系进行系统学习。两年后,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。从中学课堂到大学讲台,她的人生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。大学的环境给了她更大的舞台,同时也让她感到知识匮乏的巨大压力。她说:“尽管经历了许多艰辛,但学习给了我最大的快乐,教会了我教书育人的本领!”

  学而后教,自有一份特殊的感受。成立于1978年的宁夏师范学院(原宁夏固原师专)化学系虽然已具有一定的规模,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,教学资源和设备还非常简陋。刘立红和同事们踏踏实实地讲授课程。多年来,她主动承担了“分析化学”、“普通化学”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,成为学校重点学科带头人。

  虽然工作繁重,可她的教学从来都一丝不苟,每堂课都是经过仔细的备课才讲给学生。在学院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,她潜心钻研,积极探索,形成了独特的“以趣导课、以疑启思、以法解惑”的教学风格;在实验教学过程中,她注重“授之以渔、以技求能”,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,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。

  “没有理论总结的感性经验是肤浅的”

  “没有理论总结的感性经验是肤浅的。”刘立红一直用这句话提醒、激励自己。教书之余,她总是在思考,如何将所学知识与教学相结合、与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相结合。

  学校升本后,不仅生源质量有了提升,也为科研提供了更好的条件。一向把科研工作放在首位的刘立红如鱼得水,成功申请了多项不同级别的科研项目,主持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1项,参与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,主持并参与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6项。其中,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——“伏毛铁棒锤资源的开发利用——新型植物源农药的研究”,是刘立红根据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而申报的科研课题。为了完成这一项目,她多次前往当地农科所、六盘山药业公司、六盘山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调研,并把六盘山药材种植基地作为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校外实验基地。她的钻研精神带动了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全体师生,使化学与化学工程学的科研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,提高了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。

  “我只是做了一名教师分内的工作”

  在学生的心目中,刘立红是严师,更像慈母。她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生宿舍,与学生谈心,节假日经常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,陪伴不能回家的学生一起过节。平日里,只要学生遇到困难,她都要伸手帮一把,对贫困学生,她更是放在心上,为他们捐钱捐物、申请减免课本费,还号召全院教师捐款救助。

  烛光虽弱但能映照他人心路,刘立红带给全院师生的,不仅是她得体、时尚、优雅的外表和气质,更是她不断进取、善于管理、打造学院团队合作的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。

  谈及荣誉,刘立红平淡地说:“我只是做了一名教师分内的工作,这是我的光荣职责。”从她的从教历程中可以看出,苦学、乐教、勤研、善管是最明显的特征。在宁夏师范学院的校园里,心存善念、心系教育、情牵学生的刘立红,永远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。